◆张剑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2022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2022》。报告通过对近3.2万个物种种群生存状况的监测分析,发现1970年至2018年期间,受监测的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9%。
8月22日至26日,全球环境基金(GEF)第七届成员国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185个成员国代表同意设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the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Fund,GBFF)(以下简称“框架基金”)。大会期间,加拿大政府宣布向“框架基金”捐资2亿加元,英国宣布捐资1000万英镑。“框架基金”正式运行后,将有助于扩大生物多样性融资规模,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加强濒危物种及生态系统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提出设立新的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于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通过了雄心勃勃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昆蒙框架”旨在激励各国及各方力量制止和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的各项目标。“昆蒙框架”以行动和结果为导向,明确了2050年全球长期目标和23个2030年全球行动目标,量化了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等系列目标,以确保到205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的《资源调动决定》和《财务机制决定》等决议明确,GEF要于2023年为实现“昆蒙框架”的长期目标和行动目标设立 “框架基金”。“框架基金”可参照GEF运行模式,设立自己的运作实体和治理结构,运行时间截至2030年。2025年,《生物多样性公约》各缔约方应向秘书处报告落实“昆蒙框架”情况,包括生物多样性融资情况。2026年举办COP17时,将对全球落实“昆蒙框架”目标情况进行评估。
GEF积极推动设立“框架基金”
GEF成立于1991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议定书的重要资金机制。GEF试点阶段启动资金是1亿美元,主要捐资方有40个国家。截至2023年7月底,GEF已完成第8期(2022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增资期谈判,共融资300.8亿美元。GEF通过国际执行机构,已向217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提供了70多亿美元赠款,重点支持了成员国编制《2011—2020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生物安全战略计划》以及第一次到第六次履约国家报告等,促进受援国完善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推进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及濒危野生动物保护。
GEF第64届理事会同意设立“框架基金”。GEF每年召开两次理事会,主要负责审议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规划方向、资金分配框架并审批项目文件。截至2023年6月底,GEF已召开第64届理事会。2023年6月26日至29日,GEF第64届理事会在巴西召开,同意设立“框架基金”,重点讨论了“框架基金”的设立方案、运行规划、战略重点、规划方向和资金分配原则。
“框架基金”理事会组成参照GEF理事会组成模式及运行规则。理事会成员有32名,其中16名来自发展中国家、14名来自发达国家、两名来自中东欧和前苏联国家。“框架基金”理事会以协商一致为决策原则,正式投票为补充。
“框架基金”的战略重点是提升GEF受援国生物多样性管理、规划、政策、治理和融资水平,以实现“昆蒙框架”的目标。
“框架基金”重点支持8个行动方向。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土地、海洋利用和空间规划;二是支持土著和地方社区对土地、领土和水域的管理;三是重点支持各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纳入其政策、法规和规划等;四是支持各国制修订“国家生物多样性融资计划”和“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并推动多方面融资;五是支持各国完善政策法规,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六是重点关注农业、林业、渔业和水产养殖、旅游业等行业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土地、海洋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七是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有效进行风险管控;八是支持履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名古屋议定书》等能力建设活动。
“框架基金”的资金分配有三个原则。一是资金分配需根据融资情况进行滚动;二是资金分配应考虑到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的特殊需求;三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分布不均衡,资金分配时要考虑到一些地区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潜力要大于其他地区。
GEF第七届成员国大会批准设立“框架基金”。GEF每4年举行一次,负责审议和评估GEF的总体政策、运行状况及成员国资格等。1998年—2018年,GEF召开了六届成员国大会。其中,2002年10月,第二届成员国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会议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GEF第七届成员国大会重点讨论了《批准成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文件,通过了“框架基金”理事会的人员组成结构、主要职责、重点支持方向等。
根据2022年2月世界银行公布的《关于建立新的临时基金指令》,截至2023年12月,至少3个捐资方需向“框架基金”捐资2亿美元的初始基金。目前,加拿大、英国已作出捐款的正式承诺,“框架基金”有望于2023年年底正式运行。
积极推进“框架基金”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框架基金”尽快运行。中国作为主席国,组织召开了COP15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会议,成功推动“昆蒙框架”顺利达成。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6召开前,中国将继续担任主席国。“框架基金”成功设立是落实“昆蒙框架”及《资源调动决定》和《财务机制决定》等的重要成果。中国应与GEF秘书处、《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世界银行、加拿大政府等密切合作,推动更多发达国家和其他资源向“框架基金”捐资,满足世界银行要求的“框架基金”设立的基本条件,推动“框架基金”尽快运行。
二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推动“框架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已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国家公园,提升了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了濒危物种的保护。中国可通过组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及参加国际会议等,积极分享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昆蒙框架”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经验;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与合作,拓展更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共建国家申请GEF基金、“框架基金”和“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努力实现“昆蒙框架”行动目标和长期目标,遏制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转载自:中国环境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