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近期的地方两会上,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再度成为高频词。与去年相比,更多的省份更加明确了发展路径。据不完全统计,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重点工作(分别是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低空经济观察」研究团队将相关内容分享如下。
■ 北京市2025年计划: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未来能源等20个未来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梯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快商业星座组网等试点示范,创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 河北省2025年计划:加快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打造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先进算力、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深化降低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 山西省2024年总结:获批国家“通用航空+”应用示范支持省份。2025年计划: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煤机装备、风电装备、光伏组件等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全域、全季、全龄设计开发,完善旅游供给体系。开发春游、夏养、秋行、冬享四季旅游产品,丰富研学、自驾、康养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的业态,发展红色旅游、低空旅游,推动文旅市场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集聚区。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推动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协调匹配。促进先进金属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营业收入增长10%以上、航空航天增长20%以上。太原、大同率先打造绿电产业园区,引进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通用航空等制造业企业,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加快培育武宿综保区保税维修、航空服务等特色产业集群。
■ 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总结:紧扣自治区党委确定的276项改革任务,细化分工、强力推进,出台节能降碳、零基预算、低空经济、医疗服务价格等一批改革方案。2025年计划:在基础设施项目上,要围绕人口和经济布局,规划建设一批产业路、旅游路、园区路、便民路,加快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水利网、电力网、电信网建设,确保基础设施投资超过3000亿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推动科右前旗、科右中旗、乌拉盖通用机场开工建设。推动有潜力、有条件的产业加快培育,争取早日形成新赛道新动能。低空经济要抓住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低空多元应用三个关键领域,筹建内蒙古低空经济研究院,加快建设低空飞行器试飞测试基地,梳理发布低空装备产业链招商图谱,推动内蒙古电力航检中心、民用无人机考试中心、中国融通无人机物流调度中心等项目落地,示范推广低空+物流、文旅、应急、环保等应用场景,以呼和浩特航天开发区为牵引,培育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打造赤通锡低空应用集聚区和乌阿海满、乌兰察布低空旅游集聚区。新型合金材料要发挥铁合金、钢铁、铜、铝、锂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向高性能复合材料延链补链,拓展在交通、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等领域应用。
■ 辽宁省2024年总结:沈阳航空、沈大工业母机、大盘绿色石化3个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5年计划: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培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围绕骨干企业抓配套、调结构、扩规模,做优做强船舶和海工装备、航空装备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机器人、集成电路装备、生物医药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利用场景丰富优势,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
■ 吉林省2025年计划:加快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延吉机场迁建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和龙通用机场年底竣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创造性挖掘释放资源优势,降低要素成本,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突出前瞻布局,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开拓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应用新场景。超前布局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实现算力总规模翻番。
■ 黑龙江省2024年总结: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实现重要突破,哈尔滨航空集群、绥哈大齐生物制造集群晋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5年计划:完善产业项目引导资金政策,筹设省创业投资、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等基金。
■ 上海市2024年总结: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五大行动”,全力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出台实施区块链、低空经济、大飞机、新型储能、新材料、超高清、核电等产业支持政策,打造28个未来产业试验场。全国首单国产飞机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出口等业务顺利完成,全国首创制度性创新案例新增22个、累计达到70个。2025年计划: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集聚高能级贸易主体和贸易平台,有序推进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华东无人机基地建设。着眼产业高端化,深入实施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健全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积极培育行业领先的种业企业,新建2.7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
■ 江苏省2024年总结:全球最大无人货运飞机总装下线。2025年计划: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放大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撬动”效应,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前沿新材料、商业航天等产业培育力度。加快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打造低空制造产业高地。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专项行动,大力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打造智能电网、工程机械等10条具有国际优势,生物药、集成电路等10条具有全国优势,飞机配套等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链。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启动产业政策引领、发展空间拓展、融合业态创新等六大行动,深化“两廊两带两区”建设,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旅游专列、邮轮游艇、低空飞行、水上运动等新业态。
■ 浙江省2025年计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业一策”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升智能物联、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5%。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聚焦道路交通、涉海涉渔、消防、危化品、建设施工、工矿、低空等重点领域,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常态化推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全力“遏重大、控较大、提本质”。
■ 安徽省2025年计划: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支持工业母机自主创新,完善人形机器人研发、设计、制造、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推进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迭代升级,发展高端医疗、航空航天、工业无人机等装备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空天信息产业,推进基础设施、制造集群、应用场景一体化发展。丰富“低空+”场景,培育省级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
■ 福建省2024年总结:在全国率先立法推动首台(套)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抢占未来产业前沿赛道,积极打造元宇宙、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领域增长新引擎,绿氢中试基地加快建设,莆田、平潭入选全国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福州入选首批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发布98个典型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千行、赋能百业。2025年计划:以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姿态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推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突破30%;巩固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等全产业链优势,积极发展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志气抓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落实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打造“7+3+X”发展格局,积极培育氢能、新型电池、未来显示、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建好福州、厦门、泉州3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 江西省2025年计划:深化实施“1269”行动计划(「低空经济观察」注:包括航空产业链等12条重点产业链,聚力发展教练机及直升机、民机、无人机等细分领域,到2026年航空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2500亿元)。加快培育壮大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开展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争取国家未来产业示范工程和应用场景在我省落地试点,积极培育生物制造、低空经济、氢能、新型储能、核技术应用等产业。
■ 山东省2025年计划: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用机场,开工德州庆云、泰安仪阳项目,投用临沂费县、临沭蛟龙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跨越提升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集群发展。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加快构建低空飞行服务、航路航线、低空智联网,培育更多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无人驾驶试点,实施一批车路云一体化示范项目。创新发展未来产业,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大模型产业生态集聚区。
■ 河南省2025年计划:突出未来产业培育。瞄准卫星及应用、低空经济等,抓好鹤壁卫星、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未来空间产业。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低空飞行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产业新赛道。
■ 湖北省2025年计划:顺应服务消费快速增长趋势,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加快数智诊疗、家用机器人、新一代低空飞行器等消费产品研发,培育乐享消费、智慧消费以及“展会+”“演艺+”“体育+”等多元化消费模式。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探索未来产业“三措并举”,“一业一策”壮大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 湖南省2025年计划:壮大新兴产业,推动航空航天、北斗规模应用、低空经济、智能衡器计量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 广东省2024年总结: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领域逐个出台支持政策,集中资源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低空经济集聚全国30%以上产业链企业,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航线在广东开展验证飞行,广州亿航获颁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2025年计划: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培育更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加强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垂直大模型深化应用,加快智算中心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打造“1+3+N”低空经济发展平台(低空经济观察」注:“1”是1个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3”是广州、深圳、珠海3个A类飞行服务站,“N”是若干个B类飞行服务站),推进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等建设,完善低空智慧物流、城市空中交通、航空应急救援等体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开展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让广东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和孵化地。打造更多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培育壮大乡村酒店、智慧旅游、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新业态。
■ 广西自治区2025年计划:加快重点优势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提升发展12个自治区级集群,支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海南省2024年总结: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航空器、船舶暂时出境复运进入海南自贸港免关税等30余项措施落地实施,飞机保税维修货值增长5倍。2025年计划: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进通用机场、低空飞行器起降场等保障设施建设,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壮大数字产业生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和应用场景驱动转型升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发展数字贸易、医疗健康、航空航天、跨境金融等特色产业。建成凤凰机场三期、博鳌机场三期、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一期,加快三亚新机场、美兰机场三期、儋州机场、东方机场前期工作。
■ 重庆市2024年总结:川渝低空目视航线实现首飞。高端摩托车、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等产业稳步增长,空天信息、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获批全国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改革试点,全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机构改革全面落地,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获批,低空空域管理、水权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取得突破。2025年计划:协同推进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布局建设成渝双城低空经济走廊。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扩大先进材料生产和先进工艺应用,发展航空航天用合金材料、先进高分子合成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前瞻培育超材料。全方位扩大内需,开展“渝货精品”培育壮大工程,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稳住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扩大家政、康养、托幼等服务消费,大力发展四首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培育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低空消费,营造“渝悦消费”环境。
■ 四川省2024年总结:六大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8.4%、10.2%。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增长20%以上。新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22个重大成果在川转化。2025年计划:突出抓好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等“15+N”重点产业链。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抢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 贵州省2024年总结: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持续推进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培育黎阳航空发动机及航发精铸叶片产业生态圈;深化与中国商飞合作,10家企业进入国产大飞机供应链体系。2025年计划:加快推进2个国家重大产业备份项目建设,做强贵州航空产业城,推动国产大飞机配套产业在黔延伸布局,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有序发展低空经济。大力实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支持贵阳贵安、安顺布局发展低空产业,支持各市(州)在特色场景应用上取得突破。加快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和配套保障服务,筑牢安全“底座”。
■ 云南省2025年计划: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打造低空经济、通用航空、氢能及储能等新增长引擎。
■ 西藏自治区2025年计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稳步发展低空经济。升级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依托拉萨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
■ 陕西省2024年总结: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大型多功能固定翼无人机成功首飞。实施商州国飞无人机、陇县光伏风电配套、南郑智能无人车配送等苏陕协作项目587个。2025年计划: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做大做强航空、集成电路、先进结构材料等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发展光电子、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大型无人机、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高端医疗器械、新型储能、高性能材料、小型卫星等产业。力促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发展。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榆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
■ 甘肃省2025年计划:大力培育未来产业,聚焦氢能与新型储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方向,谋划一批示范工程,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
■ 青海省2025年计划: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高质量建设新型显示、新型储能产业园,培育发展现代高原生物医药、生命健康等大健康产业,丰富生态监测、观光旅游、应急救援等高原特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 宁夏自治区2025年计划:统筹推进“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协调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出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加快培育智能算力、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绿色氢能、绿色环保、生物制造、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大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发展。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枢纽、口岸、通道和低空经济。
■ 新疆自治区2025年计划:加快“十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推动新型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以文化和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集群为牵引,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全域旅游、低空旅游、沙漠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跨境旅游等,着力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转载自:低空经济观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