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定位

发布时间:

2024-11-20

浏览次数:

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更要突出目标功能的多元性和综合性,其功能定位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平台。20多年来,土地整治始终支撑着“千万工程”这个“造福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在“千万工程”由“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到“城乡和美、全域共富”的过程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根植于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深刻改变了之江大地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景观格局。


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入“千万工程”所蕴含的战略思维、变革理念、系统观念和为民情怀,锚定人民至上、共建共享,规划先行、统筹谋划,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进一步拓宽全域共富之路、迈向城乡和美之境作出更大贡献。


有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面向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滞后、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助力乡村基础设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同时,持续推进农用地集中连片整治,提升农业综合效能,强化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助力现代农业强国建设;此外,还注重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本底,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协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撬动土地、劳动力、资本之间的杠杆,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重点突破“地从哪里来”的问题,进而应答“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要素双向流动;同时,搭建桥梁纽带,补齐乡村发展要素短板,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乡村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发展农村地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因地制宜优化国土空间结构,科学配置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要素组合,实现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农用地集中连片、生态系统多样稳定,提升农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适宜性;实施设施农用地、产业用地复合利用、组合利用,延伸绿色产业链,鼓励农业科技尖端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保护修复自然生态本底,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素转化通道,提升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新质化水平;打通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配置渠道,实现要素配置引领下乡村从“碳源”向“碳汇”转变,提升乡村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支撑自然资源系统履职尽责的重要抓手。从自然资源部于2019年部署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以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成为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重要抓手。新时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仍将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将发挥其综合性和系统性治理优势,整体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推动所有国土空间按规划用途管制,有力支撑自然资源部门履职尽责。


转载自:自然资源讲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