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健 王宇宁
金秋十月是满目金黄、稻香四溢的丰收季节。然而,丰收过后,如何处理好遗留田地的秸秆成为争议话题。互联网上,关于“秸秆该不该烧”的讨论不止。有人宣扬秸秆焚烧的好处,认为“秸秆烧了几千年都没有污染”“焚烧后的草木灰是最好的肥料”“秸秆综合处理太花钱农民承担不起”。实际上,部分观点站不住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厘清。
误区一:祖祖辈辈都在烧,为什么现在不让烧?
有人表示,秸秆焚烧的历史要追溯到农耕时代,是沿袭上千年的传统农耕方式。烧了几千年,为什么现在说禁就禁?
显然,这样的观点是错误地把秸秆焚烧和“烧荒”混为一谈。在古代,农田里烧掉的是野草,并不是秸秆。当时的秸秆可是宝贵的资源,是农村用能、养畜、房屋修缮的重要原材料。农民常常不遗余力地把秸秆拾回家、堆成垛,变成烧饭、烧炕的燃料,家里也多多少少养着几头牛羊,一亩三分地的秸秆足够牲口的饲料用量,更别提秸秆还能用来做床垫、编草帽、铺房顶等,哪里舍得扔在地里“付之一炬”。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人们对秸秆的需求逐渐下降,机械化收割留下长长的茬也难以处理,严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加上一些地区水稻、小麦播种时间紧张,就地焚烧才成了无奈之举。
误区二:焚烧的秸秆是天然的化肥,一举多得,为什么不烧?
的确,焚烧后的秸秆变成了草木灰,含有大量钾元素,是天然的化肥原料,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焚烧对土壤肥力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副作用”不容忽视。
有专家指出,秸秆焚烧会导致地面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减少,微生物失活,土壤生态系统被破坏,农作物残骸不能被土壤所分解,土壤自身的生态循环无法发挥作用,导致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土壤肥力降低,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减少。有实验表明,每焚烧一次秸秆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下降0.2%—0.3%,焚烧秸秆过程中,土壤表层(0cm—5cm)有机质含量平均减少14.56%,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减少4.63%,土壤含水量下降14.68%。据测算,秸秆焚烧后,导致农作物减产5%—10%,直接影响农业收益。
实际上,“还而用之”比“一烧了之”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秸秆是很好的资源,一把火烧掉,秸秆中的有机质和氮养分等都白白浪费掉。把秸秆归还给土地,有助于将其中的矿质养分和有机物质归还给田地,补充土壤流失的肥力。
误区三:秸秆一把火就烧没了,能有多大污染?
烧秸秆有多大污染,东北地区的人们感受最为真切。数据显示,在东北地区刚刚经历过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黑龙江省大庆市、辽宁省朝阳市两个城市出现PM2.5重度污染天;11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150微克/立方米,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绥化市PM2.5小时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绥化PM2.5小时浓度峰值为735微克/立方米。
如此高峰值的PM2.5浓度,罪魁祸首就是秸秆焚烧。专家分析,每次秸秆密集焚烧后3—4小时,污染物排放快速累积叠加区域传输影响,导致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不同程度恶化。例如,10月28日21时大量秸秆焚烧逐渐结束后,大庆市PM2.5浓度于29日3时开始连续出现10小时超标现象,3—10时甚至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
转载自:中国环境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