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碧海蓝天 描绘生态画卷

发布时间:

2023-07-13

浏览次数:

山东威海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多项成绩领跑全省

守护碧海蓝天 描绘生态画卷

图为蓝天白云下的威海城市一隅。

守护碧海蓝天 描绘生态画卷

威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和发展现状,采取执法服务、现场答疑等方式精准普法。图为“送法入企”及执法帮扶活动现场。
毕兴华摄


       ◆本报通讯员 崔英杰 付婷婷 鲁记


      “202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PM2.5、PM10浓度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全市13条重点河流、1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连续4年全省最优,湾长制实施效果评估成绩优秀,全省第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这是山东省威海市交出的生态环境保护亮丽成绩单。


       近年来,威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统筹谋划高位推进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威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生态环境委员会全体会议多次研究生态环保工作,制定声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等,推动生态环保工作落实落地。


       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编制“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碳达峰工作方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蓝碳经济。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落实“两高”项目“五个减量替代”,以碳达峰倒逼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改善。


       狠抓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监督,实施《威海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威海市刘公岛保护和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刘公岛生态环境保护。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听取审议市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督促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深入打好三大战役 狠抓环境问题整改


       威海市全面构建“1+1+N”制度体系,出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攻坚方向;深入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明确治本之策;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等一系列标志性战役,明确治标之举。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每微克必争、每天必争、每个环节必争,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扬尘、移动源和重污染天气“四个关键”,落实专项督察、问题曝光、销号管理、预警约谈、考核问责、生态补偿“六项机制”,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湾长制,加强重点河流水质超标预警、通报、督办,强化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两个清零、一个提标”,4855个入海排污口、384个入河湖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提前完成省定任务。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监督性审查,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得到有效保障。狠抓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守牢环境安全底线。编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争当引领标杆。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137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部完工,荣成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荣成市被评为省级“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重点县。威海市政府与中华环保基金会、蚂蚁科技集团签署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合作框架协议,启动海草床修复项目。完成1600余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核查,修复造林4.5万亩。


        狠抓环境问题整改,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清零”,坚决消除存量,坚持市委常委分区督导、市政府分管领导包案督导,强化市级综合督察、区市属地督察、部门专项督察。聚焦生态环境重点领域问题“清底”,坚决遏制增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主动发现、及时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扎实开展示范创建


       威海市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格落实部门单位生态环保责任清单,制定高质量发展考核标准,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环境质量改善等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压紧压实区市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生态环境部门统一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


       同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全面完成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资金清算及补偿协议续签。健全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专家库,充实物资库,拉练应急队伍,签订跨市、跨县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开展“清废行动”,强化危险废物环境安全千企万人警示教育,督导全市152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登记,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威海市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7个典型案例入选全省“抓环保 促发展”100例,7家企业入选省环保百强企业。威海五垒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养护观测站入选省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试点。好运角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成市获评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强县;环翠区入围省生态文明强县名单,已通过公示。乳山滨海新区、文登界石镇被命名为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乳山经济开发区、南海新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数量全省第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转载自:中国环境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