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全力守护生物“多元美”

发布时间:

2023-06-16

浏览次数:

加强生态修复,探索多元化保护机制

 

        本报讯 近年来,泰安市东平县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立足资源禀赋,发挥黄河、大运河、大汶河、东平湖“三河一湖”相互交错优势,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东平县建立山水林田湖草全覆盖的“多层修复、立体保护”机制,将修复手段从原态修复向代偿修复、异地修复等拓展。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高标准编制实施《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将沿湖8个乡镇及稻屯洼周边29个村,划定为东平湖生态保护范围,构建起“一湖、一洼、两带、多山、多链”的湖区生态保护格局。


       同时,东平县建立东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多元化保护机制,将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探索采用“政府+协会团体”的模式开展鸟类观测和保护;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每年结合“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推出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


       经过多年深度修复治理,东平县湖域面貌焕然一新,大汶河断流成为历史,东平湖生态流量全面恢复,入湖口戴村坝国控断面生态流量达到1立方米/秒,较2013年增长50%。东平湖水质持续改善,湖区水体呈中营养状态,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局部达到Ⅱ类标准。


       此外,水生态系统全面优化,生态物种得以恢复,东平湖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达到679种,野生动物达到790种,湖区鱼类、维管束植物和底栖生物分别增加至57种、50种和43种,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4种、20种。消失多年的洄游型刀鲚重现东平湖,青头潜鸭作为全球濒危物种,2022年1月发现1600余只在东平湖稳定越冬并成功繁殖,是目前国内记录到的最大单一种群。 程广兴 


      转载自:中国环境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