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纵览全城绿色发展全局实况,一网汇聚全城生态环境动态数据。据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由中心牵头开发的“绿色数据引擎”——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已经落成,可随时为上海的生态环境治理注入新动能,助力驶向“精准化、智慧化”的新时代。
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聚焦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引入数字化辅助手段,构建起纵向联通、横向贯通的数据共享体系,即将上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将破解传统环境管理中“末梢不畅、互动不足、层级过多”弊端,有力推动由“人海战”向信息化联合作战转变。
一、提高环境管理效率,让人“少跑腿”
在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的指挥控制室,记者见到了这个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打开污染源分布图界面,中心位置是一张上海地图,分布着各种不同颜色的点,鼠标触及可显示相应点位的污染源基本情况、排污状况、实时数据等信息,左侧区域是按照行政区域统计污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源数量的图表;右侧区域是根据实时数据绘制的污染物排放量曲线图……
此前,由于行业、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分隔,导致信息资源交流不畅,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社会公共资源浪费。上海市环境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刘东胜向记者举例介绍,前期有市民通过微博向某区生态环境部门举报怀疑有企业偷排污水,造成河道污染。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积极响应,去现场核查,找水务部门核对信息,调阅排口资料,花费了很多人力才最终确定是上游开闸泄洪。一场“白忙活”让执法人员对能够“集成化、一体化”的指挥控制平台充满了渴望,如若通过大数据平台调取数据,检查范围内企业排放情况,查看河道监测,可很快查明原因。
“‘绿色生态引擎’可很好地实现迅速调阅数据、分析判断情况的功能,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执法人员少跑腿’。”刘东胜自豪地介绍。
二、唤醒“沉睡的数据”,串起“信息岛链”
回看到大屏幕,切换主菜单会有水环境、大气环境、危废管理等专题,每一个模块点击进去都会有直观的图表,分析比对一目了然,来回切换自由顺畅……
直观的图表背后,都有大量数据的支撑。然而,在大数据平台建立之前,这些污染源信息都“老死不相往来”。
据悉,环境管理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各业务部门已构建了多个信息化系统,但各业务系统有自己的数据库、自己的应用系统和用户界面,完全是独立的体系,形成了“数据孤岛”。
要让数据发挥“战斗力”,就要把“数据孤岛”连接成“信息岛链”。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向相关行业、部门、处室申请数据接口,开展数据治理,完成平台整合、可视化。
在此期间,工作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数据,但是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却不尽人意,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存在很多差异、矛盾。如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日期存在“年月日”“月日年”等多种格式,同一指标采用微克每立方米、毫克每立方米等不同的单位,都需要仔细核对。此外,区县地域合并、企业资产重组、厂房搬迁等情况都给整理数据带来极大的困难,他们曾协调有关单位对超过5万条有疑问的历史环评数据进行逐一核对、归档。
“新平台改变了环境信息资源的归属、采集、开发等方面存在的信息部门化、碎片化状态,将有效提升整体环境管理的效率、协同管理水平和应急响应能力。” 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主任王晓燕向记者介绍,大数据平台唤醒了“沉睡的数据”、搭建起了独立信息孤岛间的桥梁,实现了生态环境部门业务处室间、与其他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公众之间数据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三、可对污染源画像,实现精准管理、靶向治污
上海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工程师王跃向记者展示了大数据平台的“特异功能”:点击某一个污染源,屏幕上立即弹出这个污染源的“精准画像”,不仅包含基本信息,还有不同的分类标签,如重点排污单位、
排污许可证企业、废水在线监测企业等。除此之外,污染源的生产原料、治理设施、排放设施及污染排放情况均有记录。鼠标往下移动,还有通过详细时间轴方式反映这个污染源历年来的环保大事情况,对环评审
批时间、现场执法检查情况等都有详细记录,对污染源进行了全方位的画像展示。
王跃介绍说,“绿色数据引擎”通过建立污染源画像,将污染源各类数据放在一起,经过清洗梳理和融合提炼。并通过利用多元数据规则校验、多尺度数据融合等大数据相关技术,形成污染源信息基础库,准确发现数据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使环境治理有的放矢,协助环境管理从“随机抽取”到“精准定向”管理转变。
除此之外,平台还可加强污染事前预防。做到对“罪魁祸首”了然于胸,在必要的时候,可参照平台给出的决策建议对污染源实施精准控制,确保拥有“蓝天白云”。
据了解,上海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平台已经在市政府多个部门试点运用,受到了较好的评价。未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相关部门还将对平台在简便化操作、与公众交互等方面持续拓展升级,扩大运用范围,更好地发挥平台助力精准化治理污染、科学化综合决策、精细化环境管理的作用。